类风湿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、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,当类风湿病情发展时,患者会经历一系列的症状变化,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关节,还可能累及全身多个系统。
首先,关节疼痛与肿胀是典型表现。这些症状通常首先出现在手腕、手指等小关节,并可能逐渐蔓延至膝关节、踝关节、髋关节等大关节。随着病情的恶化,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会因炎症反应而出现肿胀,这可能导致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受限,如握力下降、难以完成精细动作等。
其次,晨僵是类风湿病情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。早晨起床后,患者会感到关节部位发紧、僵硬,活动不灵或受限。严重时,这种僵硬感可能遍布全身关节,但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。
再者,关节畸形是类风湿病情进展到晚期的显著特征。持续的炎症会对关节软骨、骨质等造成破坏,导致关节间隙变窄、骨质疏松和破坏。手指关节可能出现尺侧偏斜、天鹅颈样畸形或纽扣花样畸形等,手腕关节活动范围也会明显受限,严重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。
此外,类风湿病情发展还可能累及全身多个系统,导致全身症状的出现。例如,患者可能感到疲劳、乏力,甚至体重减轻、食欲不佳。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低热症状,可持续数周或数月。病情进一步恶化时,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等,导致胸闷、胸痛、呼吸不畅、食欲减退等症状。
值得注意的是,类风湿的症状因人而异,且病情呈慢性进展与缓解复发交替的特点。因此,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,注意保暖,防止关节受寒受潮。同时,饮食上要均衡营养,多摄入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的食物。
综上所述,当类风湿病情仍在发展时,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与肿胀、晨僵、关节畸形以及全身症状等一系列表现。为了控制病情进展,减少关节畸形的发生,患者应及时就医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。